該【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是由【hh思密達】上傳分享,文檔一共【8】頁,該文檔可以免費在線閱讀,需要了解更多關于【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的內容,可以使用淘豆網的站內搜索功能,選擇自己適合的文檔,以下文字是截取該文章內的部分文字,如需要獲得完整電子版,請下載此文檔到您的設備,方便您編輯和打印。七年級生物下冊總復****br/>第一章人的由來
1、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了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種現代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長臂猿
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統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
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統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主要場所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5、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中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胎兒
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經母體排出的。
7、“試管嬰兒”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
植入子宮,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育。
8、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個顯著特點;性器官迅速發育是突出特點(2)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
官的功能明顯增強。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
1、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三大供能物質)無機鹽、水、維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質)
2、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備用能源物質是脂肪。
3、兒童、青少年應該多吃奶、蛋、魚、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的生長發育和受
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有離不開蛋白質。
4、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約占體重的60%--70%。
5、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6、常見的幾種無機鹽、缺乏癥。
(1)鈣:兒童:佝僂病、***:骨質疏松癥。(2)鐵:貧血
(3)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呆小癥
7、常見的幾種維生素缺乏癥
(1)維生素A:夜盲癥(2)維生素B:神經炎、腳氣病
1
(3)維生素C:壞血病,牙齦出血(4)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癥。
1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8、消化系統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臟、胰腺(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內:胃腺、腸腺
9、胰液、腸液中都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消化酶的種類最多)。
消化淀粉的消化液:唾液、腸液、胰液。消化蛋白質的消化液:胃液、腸液、胰液
消化脂肪的消化液:膽汁、腸液、胰液
具有消化作用的消化道:口腔、胃、小腸。具有吸收作用的消化道:胃、小腸、大腸
10、消化系統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養料。其中像水、無機鹽、維生素這樣的小分子物質不經消
化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質、脂肪這些大分子物質必須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1、小腸適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特點
小腸是消化主要場所因為:①長:5~6米;②大:內表面的皺襞和其表面的小腸絨毛,大大
增加小腸內表面積;③多:有腸液、胰液和膽汁多種消化液,腸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
和脂肪的多種消化酶;
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因為:①長:5~6米;②大:內表面的皺襞和其表面的小腸絨毛,
大大增加小腸內表面積;④薄:小腸絨毛中有豐富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
很薄,只有一層上細皮胞構成,有利于吸收營養物質。
12、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初步乳化成脂肪顆粒)。
13、食物消化:
唾液腸液、胰液腸液、胰液
淀粉麥芽糖葡萄糖_(淀粉葡萄糖)
口腔小腸小腸
腸液胰液
胃液
蛋白質多肽氨基酸
胃小腸
膽汁乳化作用腸液、胰液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腸小腸
14、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口腔消化淀粉,胃消化蛋白質,小腸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
15、具有吸收供能的器官:胃吸收:水、無機鹽、酒精(非營養),
小腸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腸吸收:水、無機鹽、維生素
16、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變藍,麥牙糖遇碘不變藍
17、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實驗中,加碘液后,
①號試管(饅頭屑+唾液)不變藍色;
②號試管(饅頭屑+清水)變藍色;
③號試管(饅頭塊+唾液)變淺藍色或部分變藍。
說明口腔中對淀粉消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唾液,牙齒與舌起輔助作用。
18、實驗: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測量的數值比理論值小,原因:燃燒不充分;熱量散失
19、
2
每日三餐(3:4:3),按時進餐
合理營養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P33)
甲:淀粉
乙:蛋白質
丙:脂肪
A:口腔
蛋白質
B:咽和食道
C:胃
D:小腸
E:大腸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
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2)肺:氣體交換的場所,也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3)呼吸道作用:
是氣體進入肺的通道(骨或軟骨做支架)
能夠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鼻腔內的毛細血管)、濕潤(鼻粘膜和腺細
胞分泌的黏液)、清潔(鼻毛、纖毛、鼻粘膜和腺細胞分泌的黏液)。(能力有限)
2、呼出的氣體在組成成分上發生了變化:
呼出的氣體中,氣的氧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組織細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
化碳)。呼出的氣體中,氣氧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
3、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功能的特點:(1)肺泡數量多;(2)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3)肺泡
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
4、呼吸的全過程:
5、呼吸時膈肌、肋骨、胸廓、肺的變化:
(1)吸氣:肋間肌、膈肌收縮—胸廓擴大—肺擴X—肺內氣壓變小
3
(2)呼氣:肋間肌、膈肌舒X—胸廓收縮—肺收縮—肺內氣壓變大
(3)識記方法:(膈肌下降收縮膈肌上升舒X)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血漿:含水、葡萄糖、無機鹽、蛋白質等,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1、血液紅細胞:雙凹圓餅狀,成熟后無核,數量最多,功能是運輸氧氣。
血細胞白細胞:較大,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與保護的功能。
血小板:最小、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能止血凝血。
2、患急性炎癥或白血病:白細胞數量增多。貧血時紅細胞數與血紅蛋白含量會明顯減少。血友病:
血小板過少
3、三種血管:
結構功能出血
種類
管壁特點管腔大小血液流速出血顏色出血速度處理
厚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猛急指壓近心
動脈較小快鮮紅
彈性大體各部分噴射狀端
較薄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指壓遠心
靜脈大慢暗紅血流緩和
彈性小回心臟端
毛細血非常薄:一層十分上細小:只允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
許紅細胞單行最慢間充分地進行_物質交紅色慢慢滲出
管皮細胞構成
通過換
血液總是從:動脈毛細血管靜脈。通常我們輸液時針刺入的是靜脈。
判斷方法:箭頭的起點為動脈,箭頭的終點為靜脈,中點為毛細血管。
動脈與靜脈血管的根本區別是:血流的方向(向心或回心)
4、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1)規律1: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靜室動。心臟內部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
厚,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因為它是體循環的起點。
規律2:心臟左側即左心房、左心室流的都是動脈血。心臟右側即右心房、右心室流的都是靜脈血。
(2)瓣膜:
5、血液循環的路線: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毛細血管
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血液由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成含氧較少、顏色暗
紅的靜脈血。)
4
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血液由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肺)循環(體)循環
(上、下腔靜脈)(肺靜脈)
組
營養物質、氧氣織
肺氧氣肺部全身各器官
右心房左心房細
二氧化碳
泡二氧化碳毛細血管毛細血管
胞
右心室左心室及其他廢物
(肺動脈)(主動脈)
體循環與肺循環同時進行,在心臟相連通。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和血管,其中流動著血液。
6、血型與輸血:
(1)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400ml不影響健康。
(2)輸血的原則:以輸同型血為原則;異型輸血必須是在緊急情況下,少量、緩慢輸入。
O型血為萬能獻血者;AB型血為萬能受血者。
(3)血型不合時,紅細胞會凝集。
7、對貧血患者輸血,可以進行成分輸血,只輸紅細胞。大面積燒傷患者,丟失的主要是血漿和組織液,
所以應該輸入血漿;血小板嚴重減少的患者缺少的是血小板,只輸血小板。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1、
體內廢物的排出方式:
體內物質分解產生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無機鹽),分別通過排尿、呼氣和排汗的形式排
出體外,叫排泄。糞便是食物被消化后的殘渣,未進入血液循環,不是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它的
排出不叫排泄,被稱作排遺。
2、
泌尿系統組成: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道(排出尿液)
3、腎單位(腎臟的基本結構單位)結構與適應性特點:
功能:形成尿的基本單位
腎單位腎小球—毛細血管球,兩端均為小動脈,血管壁很薄
過濾作用
組成:腎小囊—象“漏斗”,內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
腎小管—外面纏繞毛細血管網————————---重吸收作用
4、尿的形成過程:
腎小球和腎小囊內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成分:
血液原尿尿液
壁的過濾作用
少量水
無機鹽
過濾:血漿中一部分水
重吸收
無機鹽過濾到:全部葡萄糖尿素等
葡萄糖腎小囊中大部分水
尿素等送回血液
部分無機鹽
血細胞濾不過
大分子蛋白質隨血液運輸
5
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漿)、血漿(含有較多蛋白,有葡萄糖)、原尿(幾乎不含蛋白質,有葡萄
糖)和尿液(不含蛋白質葡萄糖,尿素濃度升高)
5、排尿的意義:①排出廢物②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③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①眼球的前后徑過長;②晶狀體曲度過大;物象落在視網膜前方,佩戴凹透鏡。
:①眼球的前后徑過短;②晶狀體曲度過小;物象落在視網膜后方,佩戴凸透鏡。
:晶狀體曲度由小變大;睫狀體由舒X變收縮;瞳孔由大變小
:瞳孔由大變小
6
9、神經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大腦:有感覺、運動、語言、視覺、聽覺等多種神
中樞經中樞,調節人體多種生理功能
腦
神經小腦: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神系統腦干:有維持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心血管、呼吸中樞
經
系反射功能:有基本反應的神經中樞
脊髓
統傳導功能:脊髓中的神經纖維,聯系腦與軀體、內臟
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傳導神經沖動
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結構:由細胞體(內有細胞核)和突起構成;
作用:能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
10、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11、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內外刺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1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發生):包括以下五個結構
感受器(接受刺激)→傳入神經(感覺神經)→神經中樞(腦和脊髓中,神經元接受信號,分析綜合
后,發出新的神經沖動)→傳出神經(運動神經)→效應器(傳神經出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13、反射類型:兩種
簡單反射:生來就有,不需大腦的參與,參與的神經中樞在脊髓。例: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
反射和膝跳反射、吃東西分泌唾液等。神經聯系是永久的,不會遺忘。
復雜反射:后天生活經驗的積累形成,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需要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參與。例:
聽到上課鈴聲走進教室、聞雞起舞、談虎色變、畫餅充饑、看梅、談梅分泌唾液。神經聯系是暫時
的,可以消退。
14、與語言文字有關的是人類特有的反射。
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物(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
例如垂體、甲狀腺、胰島、睪丸、卵巢、胸腺、腎上腺。
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腸腺、胰腺(外分泌部)、肝臟等,有導管,分泌物經導管排出,不存在于
血液中,不具有調節生命活動的作用。
7
激素名分泌分泌異常時出現的病癥治療措施
作用
分泌不足分泌過量
稱器官
巨人癥(幼侏儒癥——注射少量生長激
生長激侏儒癥(幼年缺年)素
垂體促進人體的生
長發育
素少)肢端肥大癥
(***)
呆小癥(;
促新陳代謝、促
甲狀腺甲狀
少)、紫菜等含碘
幼年個體發育,甲亢
激素腺地方性甲狀腺
提高神經興奮性豐富的海產品。
腫(***缺碘)
胰島素胰島調節血糖濃度糖尿病低血糖癥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消瘦和疲乏等??赏ㄟ^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口服
無效(胰島素實質為蛋白質,口服會被消化系統消化分解為氨基酸)。
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人體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8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來自淘豆網www.9qz.com.cn轉載請標明出處.